宜春市房地产信息网

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袁州正在加速崛起!

2021-09-27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9月23日

袁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勇

代表袁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想了解更多

跟着我们一起往下看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达456.81亿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5%,达41.49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达23.6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5%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3%,达40935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2%,达17296元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五年来,我们合力共为,经济发展更加坚实。

工业发展争先进位

区本级规上工业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234家,营收超亿元企业27家。航宇新材、海尔思药业等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营收首次突破400亿元,智能装备被列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机电产业基地荣获“国家火炬宜春袁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等三块国字号招牌。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6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家,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值达5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4.26万亩,粮食稳产7亿斤,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

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2.6亿元,其中线上消费额突破90亿元。五年来,全区新增三产规上企业98家,总数达420家。成功打造润达国际、万达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形成润达秀江夜市、鼓楼夜市等夜间经济带。






五年来,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开放活力迸发。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全区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5.1%



制度改革焕发生机

在全国率先推行“互联网+市场监管执法与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务审批网上办理延伸到社区。赋予乡镇(街道)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91项。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累计为企业减负超24亿元。新增登记注册企业1.38万家,申请专利7400多件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引进宜春寺库跨境电商、银锂新能源等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京能热电、九鼎动力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建成投产。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8个。实现外贸出口14.2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75亿美元,获评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市、区)。

五年来,我们精雕细琢,城乡融合纵深推进。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完成96个老旧小区、114条背街小巷改造。改造城市雨污分流管网3.6万米,路面修复19万平方米;建设各类运动场1937块、游园广场13处。大力实施棚改攻坚,签约房屋6万套,面积661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3万套


生态环境向上向好

率先在全省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乡镇、园区全覆盖,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袁河等主要河流水质100%达标,完成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2000多亩。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68%

乡村风貌秀美文明

累计投资11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点2530个,打造美丽示范村庄92个。除险加固水库68座、整治山塘498座。新改建农村公路2047公里

五年来,我们倾情投入,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累计民生支出25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

精准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幅翻两番,全区332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1个省、市贫困村顺利摘帽。

新增教育投入30多亿元,新改扩建学校56所,增加学位2.5万个。收回城区12所小区幼儿园,乡镇实现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加强社会群体兜底保障,发放低保、残疾人补助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7.7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8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69万人。建成“幸福食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279个

大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完成247个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建管优良率超80%。建成“互联网+智慧医疗”云平台监管中心,高标准建成32家中医馆


五年来,我们砥砺前行,平安袁州更聚人心。疫情防控经受考验

累计投入防疫资金2.5亿元,紧急动员1.2万人次,集中隔离557人次,实现疫情病例“零”死亡




社会稳控全面加强

在全市率先成立信访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四次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区。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公众安全感达98.71%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区23对煤矿全部清零,79家烟花爆竹企业、8个工区有序退出,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

五年来,我们严谨求实,“五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

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累计办理“一次办好”“一次不跑”事项370项42.79万件


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为企业节约成本7.8亿元。积极反馈群众意见建议,办理“12345” 等群众诉求1.38万件,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首创“互联网+监督+营商环境”平台,对企业投诉举报实行“直通车”受理,处理率达100%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解决各类实际问题800多个,企业意见办结率达95.8%。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活动,提供法律援助2400多件(次)。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25件、政协委员提案591件,办复率为100%


怎么样

作为袁州区人民

你是不是对今后5年更加期待?

接着瞧

今后5年,袁州打算这样干!

总体要求: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市委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目标,秉持“1246”工作思路,以“四个赋能”(7)为动力,实施“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文旅活区、依法治区、特色靓区”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和拓展“六比六赛”内涵,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勇创一流,奋力冲刺全国县区经济百强,在强起来、站前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袁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GDP年均增速7.3%,力争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台阶,全区总量达680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7%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

●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每年控制在3%以内

今后5年

五个方面工作

1加速产业升级,厚植经济发展新动能

持续培育工业优势打造生物医药核心区。加快医药产业科创园、医疗器械产业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济民可信等龙头企业扩产扩能,加强中药材实验基地建设,年引进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0个,产业集群营收突破600亿元。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挥锂电资源优势,加快兴锂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打通锂电产业“三大环节”,产业集群营收突破200亿元。加快众联半导体、驰同达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扶持航宇新材等重点企业裂变扩张,实现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收分别突破100亿元。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0个,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60%、53%。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320家,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家,工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实现“千亿园区,百亿企业”目标。

持续夯实农业根基

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6万亩,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95万亩,粮食产量38.5万吨。做优富硒农业,加强“宜春大米”品牌建设,新增富硒产业规模企业30家,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50万亩,综合产值达150亿元。大力实施油茶产业“四五工程”,推动油茶产业向化工、美容、医药等多领域发展。做实菜篮子工程,蔬菜种植面积达18万亩,生猪年出栏110万头,粮油优品率达95%以上。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100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2%


持续挖掘服务业潜力

打造夜间经济商业街区,推进秀江夜市、万达广场、步步高广场夜经济示范点建设。实施“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工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加快“袁州三宝”等传统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打造“袁州好礼”品牌。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进物流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医药、冷链等专业物流。

2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实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科受理。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实现区级社会信用平台数据与全国共享共用。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救助纾困机制,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制度。调整财税金融体制,引导政策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深化农村宅基地、山林权属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深化国资运营改革,推动国投集团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本运作和经营能力,致力于打造成为资产超500亿元、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级的现代化国有企业。

坚持更高水平创新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和省、市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建成科技成果“孵化器”和“加速器”2个以上,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重大专项计划8个以上,新增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80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0家。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科技投入年增长率10%以上。推进“政企研金”四方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00个以上,5年内R&D占比2%以上。打造人才聚集高地,鼓励袁州籍人才回乡发展,加快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快数字经济基础发展,建设完成5G宏基站1400个,实现重点城镇、园区平台等5G网络全覆盖。谋划布局数字经济园区、软件园、电子商务园等项目建设,推进一二三产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省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3秉承开明开放,凝聚区域竞争新优势

全力会战招商选资

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数字“新基建”等战略新兴项目,着重引进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延链补链优质项目。重点围绕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规划项目布局和产业配套。聚焦新型电子、智能制造等,承接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发挥乡贤和基层商会的信息渠道作用,加大“三请三回”和“袁商回归”活动举办频次,充分利用重大经贸活动平台,大力宣传推介袁州。规划期内每年至少新引进亿元项目60个,实际投资不少于200亿元

努力提升园区能级

创新园区运行机制,优化工业发展三大平台架构,赋予园区最大的权限、最优的政策、最强的力量,加快园区平台提档升级;建立和完善园区“8+N”考核方案,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融资服务,全面提升园区运行效能。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亩产效益,推动资源要素向亩产高效企业集中。深入开展“节地增效”“满园扩园”行动,推进中小企业集约发展,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僵尸企业清理率达90%。完成锂电新能源二期标准厂房等建设,年新增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增强锦源新区辐射能力,打造集生产、研发、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第三极。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提高政务效率,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开展“六减一增”工作,强化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推进“赣服通”版本应用升级。加大帮扶力度,优化提升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融资服务、要素保障水平,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力争为企业减负65亿元以上。

4紧扣生态宜居,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大宜春核心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开展道路、房屋立面、地下管网改造。完成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项目6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4个、农贸市场智能化改造项目8个。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加快完成17个安置小区1.74万套安置房建设任务,完善停车场、充电桩、消防栓、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城乡污水治理一体化。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实现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城区全覆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走出一条具有袁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推进“三大革命”,实施“四化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开展全域美丽乡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创建,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500个。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数字乡村等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改建生态文明农村路、旅游公路等600公里以上。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加强残疾、因病致贫等重点人群动态监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推动中心镇做强做优,打造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打造生态文明样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推进袁河流域综合治理,实现全区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100%或优于Ⅲ类水质。开展农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和整治,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打通“两山”转换通道,锚定“双碳目标”,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推动锂电、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排增效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河湖水质管理达到新水平;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4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3个百分点

5强化保障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多层次强化民生保障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扎实开展线上线下招聘、赴外劳务协作、企业挂钩帮办等服务,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筑牢社会保障网络,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公益性墓地建设,绿色殡葬入园率达100%。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改造提升公办养老院,加快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广便捷式“读书驿站”、文化长廊、“城市书角”进街道社区,实现文化站点街区全覆盖;建成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多举措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与回购,实现街道中心园全覆盖,确保普惠率达85%以上。加大教育基础投入,完成改扩建城区中小学校20所,增加学位2.1万个,全面消除50人以上大班额。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完成特教学校改扩建,提升高中教育办学质量。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善教育评价体制改革。

多渠道推进健康袁州建设

抓好常态化,加强防疫物资“四类储备”。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公共卫生、传染疾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应对机制,全面提升疫情预防和医疗救治能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新增中心城区医疗床位800个。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六大健康工程”,力争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以上。

多方位建设和谐平安袁州

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完成“雪亮工程”扩面升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新型网络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等宣传和打击力度。加强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城市内涝、森林防火等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创建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单位。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忠诚施政

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工作眼界和履职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

健全政府机构职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坚持高效勤政

持续推进“精文减会”工作,让各级干部腾出更多时间,扑下身子抓工作。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按照“问题清单化、清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政策体系,持续优化项目建设。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减少存量,确保全区债务控制在合理水平。

坚持廉洁从政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告制度,深化重大项目建设、公共资金使用、国资国企运营等重点领域廉政监管。加强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等关键领域监管。强化政府部门行风政风建设,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自觉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塑造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袁州正在加速崛起

追梦步伐更加坚定从容

自信与自豪更胜往昔!

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再!出!发!


凡注明"来源:宜春市房地产信息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